Newmark Learning出版的這套書【MySELF 認識我自己】,不只能用來學英文,也能教品格和情商,更可以幫助大人不要再用情緒管教孩子!非常推薦家長跟孩子一起共讀、共學,共同成長!

【優惠團購中】https://gbf.tw/a6xtr

Hi, this is Sandy. 我是采聿老師。

我有一個情緒很外放的孩子,他無論是開心、難過、生氣都形於色。優點是他的情緒表達很直接,不會隱藏,不怕生氣或難過悶在心中。但缺點也是情緒表達太過強烈,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加強。

我認為孩子的各種情緒沒有好或壞之分,各種情緒的表達都是必要的,開心很好,但是生氣難過也都是很正常的情緒。只是,孩子在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,我們需要引導他們學習適當的表達和宣洩方式,幫助孩子不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。

我的孩子已經要七歲了,可以像正常人般溝通了。每當他發鬧情緒的時候,我(在理智線尚未斷掉之前…)都會這樣提醒他:

  • 生氣是正常的,每個人都會生氣,但你可以選擇更好的表達方式。
  • Remember! You can control your anger. You will never allow your anger to take control of you! 記得,你可以控制你的情緒,永遠不要讓生氣反過來控制你!
  • 聖經裡的教導:「要快快地聽、慢慢地說、慢慢地生氣。」

其實,這些提醒大多是我想對自己說的話,情緒管理真的是一生的功課。結婚生孩子後,面對生活、教養兒女、婚姻等等壓力夾擊,我才知道原來我也會有「暴怒」的毛病。

不過現代的父母有很多的資源,除了有上一輩的經驗傳承,還有很多育兒書籍,很多科學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用更好的方式享受養育孩子這件事情。

MySELF 認識我自己【給兒童的品格&情緒管理閱讀寶盒】

這是由美國出版社Newmark Learning出版的盒裝書。MySELF 總共出了三盒,每盒分為兩大主題(各6本),每一盒總共12本小書,並含一份導讀指南手冊。這三盒不一定要一起購買,可以分開購買。所有的故事都有由母語人士錄製的英文故事朗讀音檔,可以線上收聽。

  1. 【寶盒1】Feelings & Cooperation 認識情緒&團隊合作:線上收聽
  2. 【寶盒2】Self-Control & Self-Esteem 情緒管理&自信心:線上收聽
  3. 【寶盒3】Social Awareness and Social Skills 友好互助&社交技巧:購買後掃描外盒之QRCode即可線上收聽。

每一本書的封面翻開,都有一個閱讀指引。最後一頁也有一個額外的思考問題,幫助孩子換位思考,引起共鳴。故事的內容都是簡單的短句,每一本書大約16頁左右,每一頁約兩~三句英文句子。

故事很貼近兒童的生活情境,故事中孩子的反應很真實。透過故事主角讓孩子換位思考,想一想:「主角這樣做,那我會怎麼做呢?」引導孩子學習管理情緒、建立好品格。

我覺得這套書有一點做得很棒:書中大人角色給孩子的回應都很溫柔又真心,沒有囉唆的說教意味,沒有訓誡,可以給家長以及老師參考當作教養時的「例句」。下次您的孩子或班上學生面臨類似的問題,詞窮不知如何引導,又很想發洩或用情緒性的字眼教訓臭屁孩的時候,就可以參考故事中大人的回應。

與其說【MySELF 認識我自己】這套書幫助了我的小孩,不如說故事中大人的角色反而幫助我,在面對情緒高漲的孩子時,讓我能用比較好的方式去引導小朋友,應該算是一套「爸媽救星」的好書!絕對可以成為家長育兒,或是老師教學生時的「神助攻」!

另一個我喜歡這套書的原因,是因為書中不是只淪為心靈雞湯式的自我喊話口號,而是透過簡單的步驟,讓小朋友跟著書中主角,一步一步找到實際解決問題的方式,落實在生活中。也提醒著我,當我的孩子生氣的時候,與其對孩子說:「不要生氣、不可以生氣!」我應該要引導孩子:「生氣是正常的,但是我們一起想想有沒有比較好的表達方式?還有,萬一真的太生氣了,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幫助自己冷靜下來?」

【寶盒1】Self-Control and Self-Esteem 自我控制與自信心

這一盒包含12 本故事書,與一本給家長和老師看的使用與引導指南。分為兩大主題:自我控制能力&建立自信心。

  • I Am in Control of Myself 我能控制我自己(自我控制、情緒管理)

I am in Control of Myself (自我控制、情緒管理)這個主題總共有六個故事,要幫助孩子建利良好的自我控制的能力,能夠學習遵守規則、建立良好的常規、生活態度、還有學習聽從老師或家長的指令。

  1. I Can Follow the Rules 我會遵守規則
  2. I Can Stay Calm 我可以保持冷靜
  3. Be Patient, Maddie 請耐心等等
  4. I Take Turns 我會輪流
  5. Clean Up, Everybody 一起收拾善後
  6. Are You Listening, Jack? 你有在聽嗎?

例如:「Clean Up, Everybody」這個故事談到收拾善後。大人常常犯的一個錯就是只出一張嘴,對孩子喊「去把書包收一收」,但是卻沒有按照步驟教孩子「怎麼收」,或許孩子不收書包不是因為他不想收,而是因為他沒有學會適當的方法去收拾。

  • I Believe in Myself 我相信我自己(自信心、相信自己)

I Believe in Myself(自信心、我相信我自己)這個主題一樣有六個故事,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。不是天天站在鏡子前面對自己說「我很棒!」三次這樣的喊口號,而是透過各種孩子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,給孩子一些引導的步驟,讓孩子能落實在生活中。

  1. I Can Make a Plan 我可以徹底執行一個計畫
  2. I Am a Star! 我是大明星
  3. Don’t Give Up! 不要放棄
  4. Let’s Get It Started 如何開始做一件事
  5. Dylan’s Questions 培養好奇心、發現新知並找出解答
  6. I Will Find a Way 遇到問題如何解決

例如:「I Am A Star」這個故事談到一個小男孩經過很多練習,要上台表演獨唱之前很緊張的情緒。我常常在現實生活中聽到孩子上台前家長說的話是:「不要緊張、幹嘛害羞、要勇敢、有自信一點、大方一點!」其實這些話都不是孩子真正的問題,也無法幫助孩子緩解緊張、建立自信。書中的大人對這位上台緊張的孩子是這樣說的:「我們已經一起做好充足的準備了,盡力表現出來就好!」並且在孩子上台前,要孩子閉上眼睛假裝自己在家跟媽媽一起練習一樣,透過這些看似簡單卻很重要的引導,幫助孩子勇敢站上台。

【寶盒2】Feelings and Cooperation 情緒與人際

這一盒包含12 本故事書,與一本給家長和老師看的使用與引導指南。分為兩大主題: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、學習與人相處。

  • I Have Feelings 認識我的情緒

有關情緒的學習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。這盒書透過六個故事教導最基本的正面&負面情緒,帶孩子學會「辨認」自己的情緒,也教導孩子一些重要詞彙,讓孩子可以「精準地表達」目前的情緒。接下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,故事能夠教導小朋友用比較適當的方式去面對、處理各種情緒,並且不要給情緒貼標籤。

  1. My Happy Day(快樂)
  2. I Was So Mad(生氣)
  3. Are You Scared, Jacob?(害怕)
  4. The Day I Felt Sad(傷心)
  5. Don’t Worry, Mason(擔心)
  6. Jealous of Josie(嫉妒)

就像是「害怕」這個情緒好了。以前小時候,大人都會跟我說:「不要怕、要勇敢!」但是現在我不會叫我的孩子不要害,而是應該正視害怕的感覺。關於害怕這件事,我是這樣告訴我的孩子:「會害怕是正常的,而且連大人都會感到害怕。」

害怕是很重要的生存機制。你想想看,小BABY什麼都不怕,傻傻地就從高高的嬰兒床上想翻出來,或是跑到車輛來往的馬路中間。不懂得害怕,就無法避開危險、保護自己,所以會有害怕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!但是,我們只需要學習一些保護自己的方式,找出害怕的原因,就可以安全地保護自己,並且大膽地去嘗試和挑戰了!

  • I Get Along with Others 我會跟別人好好相處(團隊合作、人際關係)

這六本書著重在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與他人互動的方式。比如說與人分享、公平輪流玩遊戲、尊重他人、善待朋友等等。

  1. Thanks for Sharing, Tommy(分享)
  2. I Show Respect(尊重)
  3. Charlie is Responsible(責任心)
  4. I Can Be Kind(善待他人)
  5. That’s Not fair!(公平)
  6. Be Honest, Jess(誠實)

Podcast免費收聽:兒童品格故事系列

對這套書故事的呈現方式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在你喜歡的平台完全免費收聽我製作的兒童雙語Podcast節目「聽故事學英文」。我每個月都會用這套書的故事製作一集的兒童品格系列。

Book 1: That’s Not Fair! 不公平!

9/2這集Podcast挑選的是「That’s Not Fair!不公平」這一本。故事中有一個班級正在製作水果沙拉,但是小朋友卻因為誰要負責挖水果、每個人可以分多少藍莓在喬不攏,生氣地抱怨說:「不公平!」家長或是學校老師一定對這樣的嚷嚷聲不陌生!

這套非常推薦家長拿來親子共讀、共學。內容真的編得不錯,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。這本書 That’s Not Fair! 裏面,孩子的反應都相當真實,老師的回應更是值得大人學習!老師並沒有因為孩子們抱怨不公平,就罵說:「再吵都不要吃!」(這句話是不識讓你想起了自己…)首先,老師先提出一個建議說:You will have to take turns.(大家要輪流唷)

隨著遊戲進行,孩子一定會再遇到第二個相似的挑戰,第二次老師就沒有直接提出解決的辦法,而是問孩子該怎麼辦,引導他們舉一反三,讓孩子想出解決辦法。老師問說:What can we do?(我們該怎麼辦?)孩子很聰明,就自己想出辦法了。

遊戲過程中,一定會遇到那種不遵守規則或是破壞和諧的小朋友,孩子們好不容易才和平相處,現在又吵了起來!這時候老師又介入,而且做了很棒的一點示範,在提出解決的建議之後問孩子說:Does that sound fair?(這個辦法聽起來公平嗎?)讓孩子表達意見、參與決策,可以幫助孩子們更願意心服口服地遵守遊戲規則喔。

短短的一本書,真的讓小孩和大人都收穫滿滿!

Book 2: I Can Stay Calm「都是你害的!」

10/3這集Podcast挑選的書是「I Can Stay Calm我會保持冷靜」這一本。主角Anya在串珠子項鍊,不小心把一盒串珠翻倒撒在地上。她很挫折,把錯都怪在朋友身上,然後陷入自己沮喪的情緒中,沒有辦法靜下心來。

這真的是很多孩子成長時的正常發揮!自己走路不小心,怪石頭害他跌倒;自己把水打翻,怪水杯太重;自己沒有專心聽課,怪同學干擾他。做事遇到挫折就生氣說:「都是你害的!」

我想到一個類似的聖經故事。創世紀中上帝問亞當為什麼違背神的命令,吃伊甸園裡善惡樹的果子?亞當第一個反應是:「都是祢造的那個女人叫我吃的!」上帝轉頭問夏娃做了什麼?夏娃的反應也是:「都是那條蛇引誘我吃的!」他們把錯怪在上帝&其他人身上,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。

或許是孩子的負面情緒需要有出口吧?發脾氣、護衛自己、怪別人是最快的方法。但是身為家長老師,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幫助孩子面對情緒、教孩子自我冷靜的方式,並且提醒自己用溫柔正面、而非責罵數落的方式來回應孩子。

家長千萬不要把這套書當成照妖鏡,試圖照你的孩子,或是跟孩子說:「你看,書裡面的小朋友都…..,阿但是你怎麼反而都….?」

我鼓勵家長可以比孩子更早一步好好讀完這一套書,然後拿適合的跟著孩子一起共讀,不要說教、不要訓斥、也不要做比較,只要引導孩子反思就好。就算孩子反思之後的反省,並不是你要的,或是跟你想的不一樣,也不要糾正孩子,試圖積極「導正」他的想法。

日後在日常生活中,要是發生了跟故事書一樣的事件時,你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想想:「我們以前一起唸過那本書,小朋友是怎麼做的?我們一起試試看好嗎?」或是家長可以善用這套書中大人的反應、以及很溫柔的教養的示範,套用在孩子身上。

這套書【MySELF 認識我自己】可以解救許多不知如何幫助孩子的爸爸媽媽喔!

【Sandy采聿老師粉絲專屬:優惠購書連結】https://gbf.tw/ucrcy

發表留言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